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经济:对潜在增长率下降的政策调整

http://www.CRNTT.com   2012-09-07 08:42:52  


 
  2、固定投资效率欠佳,削弱资本积累效果。

  快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近20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1991-200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实际增长17.9%,2001-2010年年均实际增长23.3%。从需求方看,投资增长带来需求快速扩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供给方看,投资增长促使资本存量迅速积累,为经济高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不过,投资在高增长的同时,也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从而造成资本积累的效果欠佳。具体体现在两点:

  一是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投资带来的资本存量积累,一般通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来考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两项指标变化趋势一致,但存在一定差距。2003年以前,各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相差较小,1990-2002年两者比例在0.9-1之间。2003年以来,两者差距不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高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2003年两者比例为1.04,随后逐年上升,2010年达1.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前者包括土地购置费,而后者并不包括。可见,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同时伴随土地购置费用的大幅增加是导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一项主要原因,也侧面反映出投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固定资本形成的同步扩张,因而资本积累效果存在折扣。

  二是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上升。增量资本产出比(Incremental Capital Output Ratio,ICOR)是评价宏观投资效率的重要指标。ICOR是指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增量。ICOR提高说明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增量增大,也就意味着投资的效率下降。根据笔者计算,“八五”期间年均ICOR为2.94,“九五”期间上升到4.36,“十五”期间为4.52,“十一五”期间为4.97。ICOR的持续上升说明投资高增长的同时,投资效率在下降。

  3、入世与劳动力再配置效应衰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

  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反映资本、劳动力等所有投入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对处于高增长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劳动力再配置也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来源。这主要是由于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业部门有着巨大差异,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相应带来整体生产率的提高。根据有关测算,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自2007年达到高点后有所下降。

  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商直接投资大举进入,对国内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改善和提升产生了良好的溢出效应,全面的对外开放也使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步伐得以加快。外资进入带来的“学习效应”有利于中国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的“鲇鱼效应”则加剧了国内企业竞争压力,迫使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注重学习和创新,“优胜劣汰”也推动结构调整和效率提高。经过十余年的消耗,这些“入世红利”已在衰减。

  农业可转移剩余劳动力在减少,中国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将减弱。据测算,2000-2002年,中国农业可转移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2002-2004年基本稳定在1亿人左右,2004年以后,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快速下降,至2010年仅为6820.92万人。

  在农村可转移剩余劳动力经过多年大规模转移之后,仍然存在的剩余劳动力与以往有了巨大的差异,其中一半以上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由于年龄大、学习和适应能力、体力各方面不具优势,目前可转移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易于遇到困难,其转移难度也将上升。可以预见,未来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和空间都将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劳动力再配置效应也将减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