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岸专区

中评智库:林艳论时代之变与五个维度两岸观

2024-07-01 00:12:05
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林艳出席论坛并发言(中评社 袁晓麦摄)
与会者合影(中评社 袁晓麦摄)
  中评社香港7月1日电(记者 秦姝)第十五届中评青年论坛6月19日上午在香港总部举行,中评社助理总编辑兼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林艳出席论坛并发言,重点从历史的两岸、文化的两岸、世界的两岸、经济的两岸、青年的两岸五个维度阐述了自己的两岸观。

  林艳首先回顾梳理了自身的经历,她表示,从一名在台湾交换学习的陆生,到一名从事两岸新闻报导的时政记者;从参与见证习马会等两岸重大历史性时刻,到撰写分析两岸局势的文章时评;从亲身经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黄金时代,到亲眼目睹当前两岸敌意螺旋上升、兵凶战危的危局。这十五年间,两岸关系在变,她的角色在变,观察两岸的角度也在变。这些或感性或理性的点滴经历,逐渐塑造了她今日的两岸观,为她看待百转千回的两岸关系,沉淀下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基点。具体而言,这一两岸观,至少包括以下五个层面:

  第一,历史的两岸。在林艳看来,历史的两岸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台湾史应该放在中华民族史中去考证。无论是荷据日据、国民党退台还是其后两岸关系的演变,真正影响台湾历史走向的主线是中华民族对外关系和内部分和问题。台湾民主发展史等只是其中的支流,“台独”史观更是无稽之谈。二是两岸关系走向应该结合民族兴衰去把握。三国时期建立对台管治见证中华文明的勃兴,两次外部势力犯台体现中华民族的苦难,当前两岸分治源于民族独立解放中的阵痛。这一切昭示我们,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生,也必将因民族复兴而解决。三是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历史最优解思维。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历史问题,区区75年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对两岸最终统一既要有历史信心,也要有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定要站在对民族负责的高度努力寻求最佳路径。

  第二,文化的两岸。林艳认为,文化的两岸可以从三个层次去观察:一是台湾“文化之光”多得益于中华文化的滋养。台北故宫博物院等珍藏的瑰宝如是,林怀民创立的“云门舞集”如是,钱穆、胡适、南怀瑾等国学大师的所专如是,张爱玲、白先勇、梁实秋等文学大家的作品如是,方文山笔下的《青花瓷》《菊花台》等流行作品亦如是。虽然台湾文化领域也受日本影响,也有本土创作,但均未见于顶流。二是两岸民间文化具有很强共通性。很多人都说,与香港相比,台湾与大陆的民间信仰、习俗、人情乃至审美有更强的相似性。举例而言,大陆的影视剧在台湾明显要比在香港更受欢迎,《繁花》《庆余年》等都是典型,这些充分彰显了两岸普罗大众深层次的文化共鸣。三是台湾政治文化有典型东亚色彩。台湾的民主范式更接近于日韩,而非欧美。朝野多年热议的黑金政治、财阀家族对政治的影响、政治人物下台后的际遇、立法院的斗争乱象等台湾政治特有的符号,都是西式民主与儒家文明相结合的产物。概而言之,民主在东亚被政治力量视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台湾不是什么西式民主的样本,而是东亚民主的缩影。

  第三,世界的两岸。林艳认为,世界的两岸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的最大外部因素。总体来看,美国打“台湾牌”已经越来越不遵守原则底线,表明其将中国视为唯一竞争对手,并把台湾问题视为遏制中国的关键。我们绝不能按照过去经验推测美国在介入台海上会走多远。当然,美国的影响因素越大,其国内政治风向和周期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就越大,这对我们处理两岸关系的时机、节奏和分寸提出了新的考验。二是反独促统斗争不可忽视国际话语权。这其中,我们既要应对美国等国家刻意塑造的“台海危机”认知战,也要在守好国际组织、外交关系等硬规则底线之余,特别重视软实力层面的较量。尤其是民进党当局不仅仍然搞“金元外交”,而且正吸引所谓“邦交国”元首子女等到台湾留学,通过文化辐射和输出的方式来影响国际认同。如曾担任布拉格市长的贺瑞普就受到在台湾交换学习和实习很大的影响,在其任内推动废除了“一个中国”条款,导致布拉格与北京姐妹市的关系就此解除。

  第四,经济的两岸。林艳认为,经济的两岸有两个重要观察点:一是两岸经济互补具有战略意义。我们通常比较多讨论的是两岸统一的政治意义,很少讨论经济意义,但事实上,大陆的超大规模市场、超全工业门类体系一旦与台湾信息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必将傲视全球民族之林。正是因为美国注意到对大陆“卡脖子”的领域恰恰是台湾所长,所以正迫使台积电等迁徙至美国。她认为,岛内与其沉醉于短暂的“黄仁勋热”,不如认清长远,警惕美国接下来把掏空台湾半导体产业作为对台经济战略的主线。二是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最可靠的基础。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最大的战略意义在于,既是针对两岸关系复杂变化而提出的维护和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的主张,也是一种着眼于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后的两岸治理模式的先行探索与实践。过去的“惠台政策”思路因为缺乏共同的经济基础,不仅成果容易被台当局劫持,更无法真正发挥经济推动上层建筑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后的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最大的变化在于,通过构建两岸经济一体化机制,实现两岸社会的包容发展和内在融合,其发展进程也可成为“两岸一家亲”理念的实践载体。

  第五,青年的两岸。林艳表示,对于两岸关系中的青年问题,可以用“最大挑战”“最大机遇”“最大寄托”来概括。一是长期“去中国化”对台湾青年一代的毒害是最大挑战。台湾青年一代缺乏对大陆的亲身体验和感性认识,绿营又长期通过舆论、教育等培养“人造独”一代,如此,两岸问题的解决拖得越久,台湾青年群体对大陆恐会越加疏远。二是两岸青年的共通性是最大机遇。两岸青年不像老一辈一样背负历史包袱。特别是当今世代,信息化、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两地青年的物质生活水平又大大趋近,这些过去不曾有过的条件,让两岸青年在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加快趋同。抓住这些相通点,两岸青年之间就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三是两岸青年携手发展是最大寄托。两岸的未来终要看两岸青年,而青年一代系最大挑战和最大机遇于一身,更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青年交流工作。从宏观上看,青年交流是“逆水行舟”,并不是说交流了就能完全抵消“去中国化”的影响,但不交流一定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从微观上看,需要通过青年交流培育更多的 “火苗”和“种子”,像我们中评青年一样,为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而接力奔走。

  林艳表示,正是以上五个维度,让她在面对不断变化的政治两岸时,能够分清主流与支流,辨识真话与谎言,看清挑战和机遇。未来,她也会结合时势的变化持续观察与思考,不断让其两岸观更加完善、更加深入。她认为,作为身处中评这个智库型媒体的青年人,只有始终秉承正确的两岸观,我们才能在观察分析两岸问题时做到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才能在台海局势风高浪急之际,让我们的声音始终具有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道义的力量。

  该论坛由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中评社助理总编辑郭至君主持,中评智库基金会研究员林艳、束沐,高级分析师曹润来,副研究员陈倩羚,中评社北京站副站长海涵、港澳部副主任卢哲参加了论坛并发言。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