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岸专区

陕西3D列印兵马俑开展 高雄民众大饱眼福

2024-06-29 00:10:58
本次展览运用3D列印科技及细腻的作旧工艺,生动呈现所精选的各类出土兵马俑风采。(中评社 蒋继平摄)
展出的“彩绘跪射俑”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中评社 蒋继平摄)
  中评社高雄6月29日电(记者 蒋继平)由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宋庆龄基金会等主办的“大秦雄风~兵马俑与秦始皇帝陵特展”6月28到7月21日在高雄科工馆展出,利用3D列印技术让民众有机会近距离一睹兵马俑,展场可以欣赏俗称“将军俑”的高级军吏俑、《峄山刻石》拓片、“彩绘跪射俑”、“青铜水禽”都十分精彩,让人大饱眼福。

  “大秦雄风~兵马俑与秦始皇帝陵特展”在高雄市科学工艺博物馆第一特展厅开展,今天上午举办开幕活动,展期从6月28到7月21日。主办单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陕西省文物交流协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团法人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

  本次展览也将较为全面的揭示秦始皇帝陵迄今所发掘出的代表性陪葬坑,展示秦文化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以及兵马俑自发现以来的修复与保护成果,内容极为丰富。展出的3D列印兵马俑,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采集所精选出的兵马俑数位参数,经数年来不断实验与改进的制作成果,技术极为精细,呈现秦代兵马俑制作工艺的细腻之处。

  这次来台的高级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骑兵俑、车右士俑、车左士俑、御手俑等都是两岸首度公开,极为难得。其中,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是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级别最高的陶俑,可以近距离一睹秦代将军的英姿雄风。

  根据介绍:《峄山刻石》拓片,是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始皇诏”,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为“二世诏”,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峄山刻石》与《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峄山书门,毁于南北朝时期。现有宋代摹刻碑存于西安碑林,元代摹刻碑存于邹城博物馆。《峄山刻石》的前半部分刻144字,赞扬秦始皇的施政;后半部分刻79字,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

  “彩绘跪射俑”,跪射武士俑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弩兵阵中心出土。身着交领右衽长襦,外披铠甲,头顶右侧绾圆髻,左腿屈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呈握弓弩待发状。跪射武士俑的塑造比起一般的陶俑要更加精细,对表情、神态及发髻、甲片、履底等的刻画生动传神,并且文物原本的彩绘保存状况极好,真实地表现了秦军作战的情景。

  “青铜水禽”,是在秦始皇帝陵外城东北约900公尺处发现了一座青铜水禽坑,坑中出土了天鹅、仙鹤、鸿雁等青铜水禽四十六件。这些原大的青铜水禽,通体造型优美自然,制作手法细腻生动,堪称秦代造型艺术的巅峰之作。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是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级别最高的陶俑。截至目前,秦兵马俑坑共出土头戴双卷尾鹤冠的高级军吏俑九件。其中七件为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拄剑或挎剑的高级军吏俑;二件为穿交领右衽长襦,均站立于战车后的高级军吏俑。
展出的“青铜水禽”造型优美。(中评社 蒋继平摄)
展览空间十分宽敞,画面右侧就是《峄山刻石》拓片。(中评社 蒋继平摄)
“大秦雄风~兵马俑与秦始皇帝陵特展”6月28到7月21日在高雄科工馆展出。(中评社 蒋继平摄)
互动式萤幕可以更加瞭解兵马俑挖掘现场情况。(中评社 蒋继平摄)
展览有“秦俑脸谱比对游戏”,可以找看看与自己很像的兵马俑,十分有趣。(中评社 蒋继平摄)
参观的小学生正在进行“文物发掘体验游戏”。(中评社 蒋继平摄)
现场也有展示秦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评社 蒋继平摄)
现场也有展示秦代高度工艺水准与特点,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评社 蒋继平摄)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