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陆新闻

中评镜头:在武汉光谷,聆听一束光的故事

2024-07-05 01:00:47
7月4日,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来到武汉华工激光。(中评社 李泽璇摄)
两岸记者参观激光体验馆。(中评社 李泽璇摄)
  中评社武汉7月5日电(助理记者 李泽璇)“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是20世纪人工智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大伟大发明。7月4日,海峡两岸记者一同来到武汉华工激光和锐科激光,体验激光在世代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在实验室里获得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束激光。随后,我国中科院长春钢铁所也制造出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随后,激光技术的发展便进入了快车轨道,制造业、航空航天、艺术创作……激光在各领域中的运用随处可见。

  华工激光的激光体验馆中展示了由激光焊接而成的精密器械——胃镜活检取样器。取样器直径不过几毫米,尖端的取样夹更是如米粒大小,轻轻抽拉末尾的金属丝即可实现取样夹的张开与合拢。讲解员介绍,应用在人体内的器械在焊接时需要做到光滑、无毛刺,这项应用充分体现了激光焊接的准确性与高契合性。

  在展出的一个汽车框架上,讲解员引导大家关注一条细细的黄铜线。“这条由激光焊接的黄铜线看起来十分普通,但这是由国外垄断超过40年的汽车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讲解员介绍道,这项技术突破也让华工激光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体验馆中还设置了激光刻印书签的交互环节。环球时报中文版执行副主编吴薇在电子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选择了想要的款式和材质,自动机械臂很快地开始运作,选取材料、质检、激光刻印、打包,整个过程在五分钟内即自动完成,激光刻印的环节更是几乎瞬间完成。取出书签,可以看到清晰的签名,正如吴薇在电子屏上写下的。记者们纷纷围观这“新鲜制作”的书签,惊叹于它的精美。

  锐科激光展厅的体验区也引起了两岸记者的强烈兴趣。在这里,记者们可以带上墨镜,亲眼近距离观看激光焊接、激光清洗、激光切割如何进行,还能够拿起器械,亲手体验激光焊接。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赖莹绮就过了一把焊接的“瘾”,亲手操控机器体验了激光焊接。体验过后,她表示“操控机器并不容易”,喷枪很重,需要用力握住并且下压。“所以我焊出来的都是一截一截的。”她笑道。赖莹绮说,这次参观的两家激光公司令她十分新奇,她先前并不知道激光能有这么多样化的应用,距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













记者亲手把玩完全由3D打印制作出的可以活动的龙模型。(中评社 李泽璇摄)
记者在指导下体验胃镜活体采样器。(中评社 李泽璇摄)
标志着打破激光技术垄断的黄铜色焊接缝。(中评社 李泽璇摄)
华工激光自主研发的汽车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打破了国外40年的科技垄断。(中评社 李泽璇摄)
记者们对激光切割的微缩黄鹤楼十分感兴趣。(中评社 李泽璇摄)
现场激光刻印制成的书签。(中评社 李泽璇摄)
记者们第二站来到锐科激光。(中评社 李泽璇摄)
展厅中展出的有关设备。(中评社 李泽璇摄)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赖莹绮亲身体验激光焊接。(中评社 李泽璇摄)
机器正在执行钢板的激光切割。(中评社 李泽璇摄)
正在进行激光焊接的钻头。(中评社 李泽璇摄)
展厅中展出的五代硅处理工艺。(中评社 李泽璇摄)
电脑版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