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风云
2008年7月号,总第127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碎片化的民进党及其继起的战略
王昆义(台湾)
台湾战略学会秘书长
台湾海洋大学通识中心兼任教授
  二○○○年陈水扁刚上台的时候,为了分析他上台的意义,我曾经在一篇论文的起头写下这么一句话:“这是一个力量移转与分散的时代,也是一个新和解时代。旧的权力结构已经瓦解,新的权力结构正在过去的裂痕中寻求弥合”。八年前我这个预言并没有实现,但今年五二○以后,这个预言似乎越来越看得到一线曙光。从两岸关系快速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这道曙光,也看到了台湾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更让人关注的是民进党处在这一个“力量移转与分散的时代”,曙光又在哪里?希望又在何处?让人不得不好奇地想要去寻找一些新的答案。

  碎片化时代的民进党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大家已经习惯用“全球化时代”来泛称这个时代的特征。而这个特征从一九九○年代以来,却是分成两个方向在发展,一种是趋向一体化的整合性结构在发展,另一种则是人类社会还在自相矛盾地经历着一个权力逐渐分割,以及社会不断分散化或碎片化(fragmentation)的过程。若从国家权力结构来看,国家碎片化现象的产生,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庄礼伟就指出,主要是指以下状态:(一)国土的一处或多处被分离出去;(二)或是虽然没有出现分离的结果,但处在武装割据的状态;(三)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指国家认同出现了深刻的裂痕。

  在这些不算新颖的观念中可以引证,民进党在五二○之后的处境,既是“国家认同”上出现碎片化的现象,也是自身权力结构转化呈现碎片化的形态,两种碎片化的结果,民进党不祇没有让人看到希望之所在,也缺乏类似中国崛起的再造力量。在缺乏希望与再造力量的条件下,民进党似乎祇能随势浮沈。

  当然,民进党会从一个执政者快速沦落到今天随势浮沈的困境,首先是过去八年的执政,阿扁在两岸关系中所建构的分散化的权力结构,正被国民党重新以整合性观点建构出来的权力结构给取代。台湾社会在一片偏向统一的舆论中,两岸的和平与发展让民进党的“国家认同”更加处于碎片化的窘境,在缺乏一个更具正当性、合理性的意识形态去对应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之下,民进党更难以凝聚自身成员与支持者的力量,民进党变成一片碎片化势所必然。

  其次,民进党会陷入如此碎片化的困境,也不只是马英九推行“大举西进”政策所带来的冲击,更是因为连续败选在党内所出现的一种普遍性挫折的反应。过去民进党的发展历程大致是以“天王结构”来塑造自身的权力基础,如今旧的“天王结构”因为连续的败选,已经让天王们失去存在民进党内的原初价值,他们不祇失去光芒、失去权力,也失去声音;天王们原先在民进党内可以一言九鼎的声望,也跟着政权的失落,而失去所有的光彩。

  当旧的“天王结构”就像失去的地平线一样,一下子消失在人间之时,民进党这个长期以来靠着“天王结构”所建构出来的权力关系,也立即失去维系权力关系的基础,于是它形成没有一线的“天王结构”,就没有二线派系战将冲锋陷阵的能量;没有二线派系战将的冲锋陷阵,三线的跟随者也跟着分崩离析;同样的,外围的绿营与独派团体也陷入无所适从的窘境,他们也一下子全部变成没有声音的团体。

  这个结果,面对马英九积极带领台湾人民跨越台湾海峡像晋商去“走西口”时,整个绿营却出现一种极为诡异的对应现象,例如过去喜欢在媒体上大放厥词的天王们没有声音,激进的独派团体也像是沈默的羔羊一样,没有再出现过去像对待连战访问大陆时动辄示威抗议的激情场景,现在的民进党除了掌权者还对马英九的西进政策发出声音之外,绿营支持者和深绿团体的沈默,似乎沈默得不太寻常。当然能够解释“寂静的民进党”这一现象的成因,除了“碎片化现象”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观点来解释民进党这一个反常的现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