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论语
2008年8月号,总第128期

【 第1页 第2页 】  
奥运促进香港爱国主义的发展
刘乃强(香港)
本刊学术顾问
全国人大基本法委员会香港委员
  分管香港事务和奥运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七月六至八日来港视察香港举行马术比赛的准备工作。在视察之后发言中,特别要求“行政长官在筹备工作的重大问题上,要亲自挂帅、亲自过问”。之前,有关工作只由政务司司长唐英年作为奥运马术委员会主席,担任监察角色。在这事件中,可以管窥北京与香港对待奥运态度上的落差:中央认为奥运是国家头等大事,不容有失,所以由国家副主席亲自督师。香港方面对此工作不能说是不重视,但较平常心,觉得由第二把手监督即可。打个比例,中央好像打理一盘有直接利益和感情的家族生意,全情投入,事必躬亲。香港这一边则是专业经理的心态,但求“做好这份工”。家族企业的老板觉得底下的伙计们未够尽心,是十分常见的现象。

  港人对国民身份的
  认同急速上升

  在香港,市民对奥运的态度其实与政府十分相似,一般不是不支持,也不是不兴奋,但却不能达到中央宣传和内地群众那么激动。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就养成了“老子有什么未见过”那种“处变不惊”的大都会市民风范。到餐厅吃饭,成龙坐在大堂,没有人会土气地走过去要他签名的。正确的表现是当他透明,自吃自的;这就是香港。其他国际都会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气质,上海人就有,更不说纽约、伦敦、东京了。举办马术比赛,以“见惯大场面”的香港人心态,小事一宗而已,我们游刃有余。奥运嘛,我们在电视上看过多少次了,健儿们拿奖牌,国歌奏起,国旗徐徐上升,我们也会感动,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同样欣赏别国的运动员的表现和得奖。香港人普遍以这样开放的心态而自豪,并且认为整个中国都应该如此。

  这种心情,在另一方面,也是回归十一年“公民教育”的结果。一九九六年,即是港英撤退的前一年,它颁布了“公民教育”指引。“国民教育”被视为“公民教育”的一个部分,要求教育学生对中国有“认同感”,从而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这前朝的指引,于从英国殖民地过渡为中国特别行政区之后的十一年,依然有效。主事者包括官员在内,都认为做得很有成绩,并且举了不少数据作支持,包括自今年以来,香港市民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以及对中央政府的好感,都在急速上升,至自回归以来的新高。
  
  港人的爱国心与内地
  同胞有微妙差别

  无可否认,这多少是包括圣火传递时同雠敌忾等的奥运效应体现,再加上汶川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确实提高了不少香港市民的“认同感”,以至“自豪感”。不过尤其是在受过去“公民教育”影响的青年中间,这里有很大成份的见外感,和以边缘身份投入那种投机感。这些香港市民自觉处于抽离和有选择的状态,有做“中国人”、“香港人”、“中国香港人”、“香港中国人”等理性上的选择,对中国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因此,中国强大,或者做出一些成绩,我们就“自豪”,如果中国衰弱,或者有些地方做得不好,我们就要批评它,甚至到外国去“唱衰”它。而香港的媒体,更大义凛然的以“监督”的态度,专门“报忧不报喜”。因此,香港不少媒体和政客,对于习近平来港时所说的“管治团队要精诚合作,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机构,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这样一个香港繁荣稳定的大好局面”这所谓“三权合作论”,觉得完全不可理解,甚至认为离经叛道。

  对内地任何一个同胞来说,做中国人并非一个选项,本来就是如此。因此根本不存在“认同”与否的问题,不是中国人是什么?而做中国人与上海人、蒙古人等,是完全一致的,没有矛盾的。因为十三亿同胞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既然是个共同体,那就唇齿相依,荣辱与共,只有在一致对外时,才有“自豪”的感觉。而“子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国家好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固然要爱它;国家不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更加要爱它,而且有责任去使它一天比一天好。简单来说,这就是香港不少市民的爱国心,与内地同胞爱国心的微妙分别。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