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06年3月号,总第99期

两岸政策大辩论的主动与被动
本刊编辑部
  2008年还是有段日子的事,但是,台湾为2008年大选而进行的两岸政策大辩论其实已经开始。正方是中国国民党主席、蓝营的代表马英九,反方是台湾执政核心、绿营的总舵主陈水扁。

  之所以有正方与反方的区别,是因为台湾的政治生态决定的,而不仅仅是论题所决定的。蓝方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绿营则更加断然推动独立分离的政策。所以,两方的基本立场根本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其实,如果仅仅从党派立场来看,辩论与否,都不是太重要的,因为这是一场谁也说服不了谁的辩论。但是若从政党前途来看,这是一场尤为激烈的大辩论,是输与赢的事关生死的大事!

  这场大辩论,必须面对着全台湾的民众,对着全台湾的选民。哪一方能够辩入民心,得到支持,哪一方就能赢。当然,要辩论的问题很多,民众关心的不仅是两岸政策,但是,两岸政策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问题的重中之重。

  原因何在呢?最主要的是反方的总舵主陈水扁,在今年初就已经把2008年的生死大搏斗序幕揭开了,而且把关键的焦点锁定在两岸政策上。他的元旦讲话,表明了对两岸关系紧缩的政策。他的春节讲话,点燃了统独舆论大战的烽火。国民党不能不迎战,不能不参加打辩论擂台。

  反方的措施实在是周密的,是颇有心计的,手段也是非常残酷的,大有割喉割到断的缜密部署。且看一看陈水扁的部署:

  一,通过紧缩政策手段,在未来两年制造凝聚反方社会力量的氛围,制约泛蓝借助两岸关系扩展自己的政治势力,争取更大的台湾人心的空间。

  自从连战、宋楚瑜成功访问大陆后,泛蓝阵营成功地夺得了两岸关系的安全牌,并且为台湾争取到了大陆的极大善意,为台湾经济创造了生机。这些有利的因素目前正在发酵中,结果当然对泛蓝大利,对民进党不利。如果不采取紧缩政策,民进党将日益限于被动局面。只有制约泛蓝在两岸关系上的主动权,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二,通过“废统”手段,重新把两岸关系拉抬回去冲突、对峙、动荡的阶段。民进党获胜的几个基本因素,目前还无法放弃,这就是:台湾的悲情、本土的意识、两岸的仇恨。

  所以,陈水扁及其幕僚以为,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大的刺激两岸关系的动作;如无意外,大陆必须作出激烈反应,甚至不惜摆出武力姿态来吓唬台湾,激起台湾民众的愤怒。如果中共中了圈套,那就将前功尽弃,民进党就能扭转被动局面,接力痛打中共的“同路人”——国民党。

  三,通过“公投立宪”的手段,争夺辩论的话语权,把所有政治议题全部装进这么一个布袋,而束缚布袋的绳子牢牢地拽在陈水扁手中。

  国民党曾经吃过大亏。在2004年大选之时,民进党用“公投”来捆绑选票,国民党初始懵懂上当,跟随着这样的话题跑来跑去,结果弄得国民党与民进党有同质化趋势,失去大量选票。今次陈水扁故伎重炒,则未必有效了。

  从马英九的辩论技巧来看,也是可圈可点的。马英九没有甚么行政资源,更没有政权力量。作为正方,马英九必须重新塑造话语权,营造辩论环境。这在早些时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现在马英九已经基本做到了。马英九的几个大动作是:

  一,重塑台湾社会的意识形态。

  马英九现象已在台湾膨胀,清廉反贪、理性温和、为民服务,这是马英九的个人特质,也是台湾民众对政治的期盼。马英九通过个人的政治魅力,也借助了反方、即民进党高层的贪渎无能,为台湾正在逐步走向极端民粹的意识形态叫停,为民众的意识形态注入了新鲜的内容。所以,马英九的很多观点表述后,民意都予以关注,而非一味反弹。甚至马英九公开提及两岸统一问题,台湾舆论也没有一片哗然。这是过去几年来未见的现象。

  二,深入论述两岸政策,测试民意的接受度。

  马英九作为两岸政策大辩论的正方,不断地充实着两岸政策内涵,并且不断地测试民意的接受度,这是明智的做法。从这一段时期马英九的关于两岸政策的谈话中,可以得知,未来国民党的两岸政策是客观理性的,是符合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特别是其中的维持现状、扩大交流、维护和平、促进繁荣、台湾优先等等观点,都是符合民意的,是来自于民意、服务于民众的。

  三,重视与美国的两岸政策磨合。

  马英九还表现出了自己的国际政治水准,他对国际政治走向的把握,显然颇具功力。他在阐述两岸政策时候,非常注意与美国的两岸政策进行磨合,并且可以掌握美国的阶段性政策变化。如对于近期的美中关系,稳定、发展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台湾无力挑衅这样的战略目标,马英九显然是明瞭的。

  如此,一场空前规模的两岸政策大辩论,已经摆在了台湾面前,也摆在了大陆面前,甚至摆在了美国面前。辩论的结果,现在预言尚为时过早。是正方赢得民心,抑或是反方夺得民意,实在是不可知之数。无论如何,只有人民才能定输赢。不过,在第一个回合中,马英九占了主动。

  作为正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主要观点,为台湾民众关注,对两岸关系改善有明显作用。尤其是马英九必将是2008年大选的正方参与者,今天说甚么,明天就要去做甚么,可以为自己作出保证;而且,未来国民党有能力实现其在两岸关系方面所作出的承诺,对此台湾民众不会有任何怀疑,所以马英九占了主动。

  作为反方,陈水扁是被动的,他的危害两岸关系的言行,受到台湾社会的极大反弹,形势不妙。况且陈水扁是过渡性人物,不能代表2008年的反方说话。届时还要换马,是苏贞昌,还是谁?不管是谁,都存在着大选前更换辩论者乃至变动论题的危机。如果届时大势所趋,民众期望两岸关系改善成为主流意见,反方是难于固执到底的,绿营的大选参与人必须抛离陈水扁的两岸政策。但是,这个时候再附和民意,恐怕时已晚矣。这是反方最为被动不堪的事。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那么,就是马英九陷于极大的被动了。马英九今次是要推翻一个执政党,国民党要夺取政权,是从下往上进攻,实力远逊于对手,这是极大的被动。同时,马英九要用理性来挑战长期处于非理性的、情绪化的社会,也是一个极大的被动。民进党的执政失败,将导致一个政党的没顶之灾,所以必将同仇敌忾地进行反击国民党的进攻,对马英九施加的压力是空前的,马英九一定处于极大被动之中。

  在两岸政策的大辩论中,是正方主动还是反方主动,是哪一方被动,都将影响两岸关系阶段性的发展或者变化。好则更好,坏则更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