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22-09-20 08:24:18


 
  二是区域与城乡发展不平衡,国土空间格局高质量发展不充分。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过大不仅是我们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两大拦路虎,也严重降低了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致使东部生态承载能力趋于极限,而中西部尚有广大国土空间处于开发利用不足的状态。在城乡层面,虽然乡村振兴已取得了显着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充分打破,人与资本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合理配置的渠道依然不畅通。必须以构建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为目标,积极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战略,推动区域与城乡发展更加平衡高效。

  三是宏观层面平衡性比例不平衡,扩大内需格局发展不充分。大国发展最终都必须通过内需拉动来实现,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长期以来,中国储蓄率一直处于全球高位水平,投资在GDP中占比偏高,消费的拉动贡献相对不足。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不仅会形成新一轮产能过剩隐患,而且会导致投资效率逐年下降,企业债务风险上升。扩大有效内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入手,一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以高质量的供给提振消费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改进三次分配体系推动居民增收,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降低社会收入基尼系数,增加居民消费力。最终形成投资有效、消费旺盛、投资与消费相互促进、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民生事业发展不充分。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看病难、看病贵、择校难、上学贵、养老难、养老贵等问题,仍然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民生事业经费投入,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着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但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我们的民生事业建设还有相当多的课要补。

  五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不平衡,绿色动能发展不充分。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和生态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相比,中国的生态环境总体不佳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治理压力很重。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尚未完全完成工业化,就将节能减排上升到国家战略,大规模开启生态治理的国家,必须为人类探索出一条绿色工业化的新路径。

  以创新思维、改革魄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文章提出,一是要充分以改革进一步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既有属于效率领域的,也有属于公平领域的;既有需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效率配置优势的,也有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局性谋划统筹的。必须用好用足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特别是要着力围绕调动地方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市场活力、提升市场有效监管三个领域积极推进。

  二是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要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进一步释放包括企业家、科研人员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激情。要以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建设,夯实中国的基础研究能力,补齐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短板,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立自强开放创新道路。

  三是要充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进一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是支撑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壮大国内大循环、高水平链接国际大循环的底气所在。要大力构建全国统一市场,让商品、要素、知识更充分地流动起来。要加快建立适应国内最终需求的供给体系,发挥需求的牵引作用,形成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与超大规模的供给能力之间良性互促循环。此外,要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促进构建从市场开放走向制度开放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