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制”台湾方案:研究基础与进展
http://www.CRNTT.com   2023-10-04 00:11:54


 
  三、时代要求——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探索的推进

  从20世纪80年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提出开始,大陆学界随即展开对“一国两制”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梳理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对中央领导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论断及内容进行了深入诠释,研究了中外各种类型的统一模式⑥,开展比较研究,对“一国两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论证。总体而言,在“一国两制”提出后的30多年时间里,对于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研究总体上还停留在理论探索层面。从研究热度上看,大陆学界研究“一国两制”非常积极,而所涉及到的另一当事方——台湾方面受政治氛围影响,敢于大胆参与“一国两制”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党人士非常有限。而且“一国两制”在台湾地区也被严重污名化,成为研究禁忌和政治禁忌。这一形势非常不利于“一国两制”研究的全方位展开,难以获得台湾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尽管如此,大陆地区相关“一国两制”研究和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一国两制”实践,为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

  (一)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经过30多年深入的理论探索之后,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亟待出现重大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而“两制”台湾方案的提出,正式把“一国两制”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理论探索推进到实践探索的新阶段,以谋求实现“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重大新突破,推动统一进程。正如《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所说,“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在新时代这一历史背景下,把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从理论研究提升到实践探索阶段,也显得十分必要。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从此,“两制”台湾方案研究便进入了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并重的新阶段,呈现鲜明的新时代特色。

  在此次讲话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会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和平统一,是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两岸双方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国家统一愿景。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则是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重要体现,也是在实践中推进“一国两制”创新的需要,当然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从现实的角度看,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一种政治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实事求是,追求以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福祉、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方式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伟大探索,的确是两岸统一道路探索中发现的最佳方案。

  在“两制”台湾方案的实践探索方面,从2019年初开始,大陆对台部门在引领和推动两岸协商谈判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实现了零的突破。岛内有关政党、团体和界别代表人士积极回应,与大陆各界人士开展对话协商,达成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携手实现和平统一、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等多项共识并发表共同倡议。岛内政党、团体积极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迈出重要步伐。⑦

  (二)“两制”台湾方案研究正在深入推进

  2019年1月以来,学术界对“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逐渐掀起高潮,成为大陆、港澳台学者研究的一大热门主题。

  第一,大陆学界研究“两制”台湾方案的主要路径。总体上看,大陆学者在“两制”台湾方案研究中既有以社科基金为依托进行集体联合攻关研究,如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均承担相关重大社科基金课题研究项目;或者如重要涉台研究期刊《台海研究》专门就此议题组织专家学者展开研究;也有专家学者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对“两制”台湾方案进行研究探讨,众多涉台学者也纷纷加入到研究“两制”台湾方案的行列中来。

  第二,“两制”台湾方案研究方向,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涉及方案本身及其具体条款,是为未来两岸统一商谈做准备;另一类则是对“两制”台湾方案的学术论证。仅就“两制”台湾方案的学术研究层面而言,自2019年以来截止到2023年6月底,收录到中国大陆重要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相关学术论文粗略统计有37篇,内容涵盖:“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构想、理论与实践路径和推进策略,以及“两制”台湾方案经济议题、法律议题、心理议题等。

  第三,中评智库基金会做出了突出贡献。纵观华人学术圈,除了中国大陆以外,长期持之以恒坚持研究“两制”台湾方案的学术平台和学术机构当属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新闻网、《中国评论》月刊,且研究成果丰硕,业绩尤为突出,是研究和宣传“两制”台湾方案的重要发动机。

  与香港特区政府同龄的中国评论媒体集团,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创新与实践的密切观察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并从1998年开始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模式,理论积淀深厚,影响深远。新时代,中评智库基金会继续以“形在江海,心存魏阙”之精神,“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地自动自觉承担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历史责任”。⑧从2019年1月迄今的4年多时间里,中评智库基金会多次牵头组织两岸及港澳专家学者就“两制”台湾方案这一重大命题进行研究探索,进行充分讨论,并将专家观点发表在《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进行广泛传播。从某种意义上,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通讯社三位一体,成为研究“两制”台湾方案、凝聚两岸及港澳专家智慧与共识的重要学术平台和智慧传播平台。从实际学术贡献看,中评智库基金会和《中国评论》月刊和中国评论新闻网,已经成为引领两岸、港澳及海外华人学者研究“两制”台湾方案的学术重镇。

  2023年3月,中评智库基金会集长期研究“两制”台湾方案之大成,重磅推出高达60万字的《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初论》,是对“两制”台湾方案研究的重要智力奉献,大大丰富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研究的内容,扩展了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围,为下一步深入推进“两制”台湾方案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支撑和基础支撑。这部论文集中,既有大陆学者的智慧与贡献,也有台湾、香港、澳门专家学者的智慧与贡献,既有知名专家,也有中青年后起之秀。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不多见的以“两制”台湾方案为研究主题的学术著作,而且也代表了当前“两制”台湾方案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水平。可以肯定地说,中评智库基金会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作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

  当前,“两制”台湾方案还处在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之中,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积极参与,更期待台海两岸更多的政党团体、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这一伟大探索与实践。当然也欢迎外国朋友、专家学者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作出积极贡献。

  四、余论:“两制”台湾方案应有的特性

  “两制”台湾方案是两岸同胞共同协商的两岸统一方案,必将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工程、智慧工程。无论从现有基础还是未来前景看,“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与探索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特性:

  第一,原则性。以和平统一为前提的“两制”台湾方案设计与探索必须建立在“一国两制”原则基础之上,不是“一国一制”,也不是“一国多制”,更不能是导向分裂国家的“两国两制”。

  第二,开放性。无论是“两制”台湾方案研究探索,还是民主协商、实践探索,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密室交易,也不是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两制”台湾方案的研究探索是开大门走大路,支持两岸统一的政党、团体、机构、普通民众、研究专家,为“两制”台湾方案贡献智慧和力量,人人有责。无论是研究理论、进行协商,还是探索实践,无论是来自大陆、台湾、香港、澳门,还是来自海外各界,任何对“两制”台湾方案有利的作为都应受到欢迎。

  第三,包容性。“两制”台湾方案要体现两岸利益最大化的包容性。不仅包容台湾同胞的各种权益,也要包容大陆的整体利益;不仅有经济等各项权利的包容与尊重,而且更要有对意识形态差异的包容。特别是在社会制度差异上的包容。“两制”共存,互相包容,不能是你吃掉我,也不是我吃掉你。没有制度的包容,就没有“一国两制”。这是核心。

  第四,典范性。“两制”台湾方案要展现中华文化智慧的光芒。“两制”台湾方案的架构、文字、条款和精神,是两岸中国人为人类社会奉献出的伟大智慧产品,应该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大智慧,足以成为人类社会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典范和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芒的重要历史文献。这样的历史文献一定能经得起历史检验,成为人类政治发展中的宝贵精神财富,足以成为人类政治史上的一座丰碑。

  第五,过渡性。“两制”不是永恒状态。“两制”在一个中国框架下的共存可以是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客观地讲,不是永恒的。两岸制度差异在统一后的长期交流融合中一定会逐渐消失。全球化加速了人类社会融合,何况是同文同种的台海两岸。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人类社会中制度之争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社会制度之争或将不再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角。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有可能变成人类生存自由与人工智能发展悖论之间的矛盾,区区社会制度差异也许可以忽略不计。

  国家统一的理念牢牢印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也无论等待统一的时间有多长,国家完全统一不可阻挡,也不可回避。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复兴步伐的加快,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政治工程,加大力度推进“两制”台湾方案研究、设计、协商与实践探索,正逢其时。

  注释:

  ①黄建鹏:《签订十七条协议》,参见:http://www.tibet.cn/cn/rediscovery/201803/t20180314_5546762.html

  ②转引自:《中国共产党与祖国统一》,人民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22年9月版,第65、76、68页。

  ③《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第469页。

  ④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目:一、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中正管理;二、如果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不足,中央政府可以拨款予以补助;三、台湾社会改革从缓,待条件成熟,亦尊重蒋中正意见和台湾各界人民代表进行协商;四、国共双方保证不破坏对方之事,以利两党重新合作。

  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2022年8月),人民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第31页。

  ⑥知名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先生在2000年至2001年间集中地收集和研究了各种有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和方案。他从学理的角度比较分析了11种“一国一制”模式、70种“两国两制”模式、20种包括“联邦制”在内的难以分类的统一模式等“非一国两制”类共101种,与“一国两制”模式合计102种方案。李家泉先生研究后认为,“一国两制”是所有方案中的最佳方案。

  ⑦刘结一:“领航定向 坚定前行——写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人民日报》(2020年1月2日11版)。

  ⑧郭伟峰主编、罗祥喜执行主编:《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初论》,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23年3月初版,序第2页。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8月号,总第308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