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妙手生花(追梦·传承)
http://www.CRNTT.com   2023-01-24 10:33:15


  中评社北京1月24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数九寒冬,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仙台村的一个绒花制作工作室里,依旧生机盎然:盛开的牡丹花旁,一只蝴蝶翩翩起舞;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口吃着鲜绿的竹子……

  这些生动的作品出自蔡志伟之手,作为北京绒花(绒鸟)代表性传承人,他已在这个领域里打拼了20年。

  “制作绒花的很多工序,靠的是手指上的功夫”

  从艺以来,蔡志伟对做绒花最深的感受是“手艺是‘磨’出来的”。“制作一朵绒花,需要煮丝、染色、劈绒、拴拍子、刹活儿、攒活儿等10多道工序,都是细致活。”蔡志伟介绍,比如煮丝,煮的时间短了蚕丝会硬,长了又没有弹性,时间、火候全靠经验来把握。

  最难的是刹活儿,左手捏一根小绒条,匀速缓缓转动,右手用大剪刀快速修剪,左右两手上下飞舞,彩色桑蚕丝末纷纷落下。原本圆柱状的绒条,变成了两头尖、中间鼓的形状。“刹活儿做得好,成品才能惟妙惟肖。”蔡志伟说。

  拴拍子、搓绒条也要勤练,许多手艺人每天拴两三块拍子、搓几百根绒条。“制作绒花的很多工序,靠的是手指上的功夫。”蔡志伟说,随着技艺的熟练,手中的绒条自然会更加“听指挥”,呈现的作品也会活灵活现。

  “当作品在手中诞生时,那种成就感旁人难以体会。”蔡志伟说。2010年,蔡志伟被评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绒花作品《国色天香》《蜕变》等先后在“工美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中获奖。

  “祗有让更多年轻人喜爱,绒花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