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问道》:什么是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24-01-21 16:05:36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北京日报报导,学习中国思想史,首先需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这个问题。“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上面。这尊酒器内壁底部镌刻的铭文中出现了“宅兹中国”。这里需要稍加解释,“中国”的“中”字有“中央”的意思,“宅兹中国”大概就是周王居住在中原地区,具体说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一带,因为周朝的国都建在此处。我们看“国”这个字,它的外围轮廓就像一个四四方方的框子,表示王者占据着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当时周王能够管辖到的范围差不多也就洛阳周围这么一块地方,这说明当时所说的“中国”指的是洛阳周围一带,它代表着地理空间。

  古代“中国”又称“华夏”,因为周人认为自己起源于“中国”,同时又是“夏”的继承人,于是把“华”字放在“夏”的前面,目的是表明夏朝文化优美典雅,就像一件华丽衣服上的装饰物一般绚丽耀眼。周人有意把祖先源流追溯到夏朝,充当起了夏朝文明的继承者。

  周人自称是夏朝继承人,周朝自称“华夏”,如此看来,好像周人最早意识到自己身处天地中心。实际上,在周朝之前,殷人就曾经把都城河南商丘当作祖先宗庙所在地,起了个名字叫“中商”,这个“中”字被认为是“中国”这个叫法更早的起源。与此同时,殷人还产生了方向感,形成了以商都为原点辐射到东、南、西、北方向的“四方”观念。有了“方位”意识,古代“天下”观就开始萌芽了。古人仰望天空,俯瞰大地,得到的直观印象是,上天如同一顶巨大的帐篷覆盖在大地之上,把世界想象成了一个“天圆地方”的模样。

  那么,有了“中国”,为什么还要有“天下”呢?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中国”像个“点”,而“天下”是个“面”。或者说,“天下”是自带方向感的“中国”。《诗经》中有一句话说“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四方”就相当于“天下”,与“中国”既处于相对的位置,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无论“中国”还是“天下”,如果仅看外表,“九州”不过是古人标识地理风貌和交通路线的一幅带有想象色彩的地图,“五服”则是古人设计出来的一个政治地理同心圆模型,纯属臆造,无法验证。屈原在《楚辞》里感叹说,“九州”是怎么安置的呢?川谷之地为何是低洼的地方,大地的东西南北到底伸展到何方?真是让人琢磨不清啊。在屈原的心里,“九州”也许是个无限伸缩延展的形象,没有人知道它的真正边界在哪里。与此相反,古代的“中国”范围就要小很多,与“天下”相比,“中国”就显得更加渺小了,庄子形容“中国”与“天下”就像谷仓里的一粒米,大沼泽里面的蚂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