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石头上开花”:两岸记者参访黄石公园
http://www.CRNTT.com   2024-07-03 00:51:02


刻有“大冶铁矿”的完整铁矿原石及背后遥望的毛泽东塑像。(中评社 李泽璇摄)
  中评社黄石7月3日电(助理记者 李泽璇)公元226年,孙权在铁山大兴开采矿石、炉冶锻造刀具,为黄石大冶铁矿书写下了辉煌开采历史的第一章。7月2日下午,海峡两岸记者荆楚行参访团一行来到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探寻黄石市悠久的矿冶历史,欣赏矿冶大峡谷的壮美景色。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其核心景观“矿冶大峡谷”是自1955年始开采的东露天采场,于2003年停工,转入井下作业。如今能观赏到的矿冶大峡谷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

  据讲解员介绍,1781年来,大冶铁矿“锻造”了全国任何矿山都无法比拟的数个“第一”: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亚洲最大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主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工业先驱张之洞创办洋务企业保留下来、仍在正常运作的一家;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过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铁矿山;中国第一支大型地质勘探队——429地质勘探队在这里成立,中国第一批女地质队员在这里诞生等。

  站在矿冶大峡谷观景台上,满眼满目皆是阶梯状的开采痕迹。每一级“阶梯”的落差达到12米,是采矿车逐层、逐级施工而成,开采历史达到百年以上。而“三山合一”的矿山并不显得荒芜,而是绿意盎然,其间还能看到部分暴露的矿石生锈、风化留下的痕迹。

  据讲解员介绍,这也是大冶铁矿“石头上开花”的传奇。多年前,矿山还是荒山,“山上堆积着3.6亿吨的的矿渣”。经过一代代矿山人的不懈努力,坑底的土壤被不断地挑上山,在废石场上覆盖了一层又一层,为树木提供了生长的环境;又经过八位专家的不断试验,终于找到了能够在矿山上生长的刺槐树,为矿山披上了一件“绿装”。如今,哪怕是矿山上垂直角度接近90°的坡上,也有刺槐树在顽强生长。

  台湾工商时报记者赖莹绮在参观“亚洲第一天坑”后表示,巨大的矿坑令她十分震撼,“尽管就站在面前,我也很难想象采矿车是怎样一圈一圈地从山顶挖下去的”。她说,在台湾几乎没有这样的地方,也很少对民众开放,民众只能通过电视和视频瞭解到采矿业。“让民众多瞭解曾经采矿业的艰辛与震撼是非常好的,我也希望更多台湾民众能瞭解到、参观到‘亚洲第一天坑’的壮观。”

  “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七届,每年聚焦一个主题,内容涵盖湖北悠久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百姓烟火气的生活等方面。本届“海峡两岸媒体荆楚行”活动共7天,有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台湾联合报、TVBS电视台、东森新媒体、东森电视台、香港中评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等两岸20家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人共28人参与此次活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