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探究日本车企认证欺诈的制度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24-06-16 13:36:40


这是2020年在日本东京拍摄的丰田汽车公司标志。(图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16日电/据新华社报导,日本车企认证造假事件近期持续发酵,国土交通省先后对丰田、雅马哈发动机、铃木、本田和马自达总部开展现场检查。6款问题车型何时恢复出货,以及国交省会否出台行政处分成为关注焦点。

  记者调查发现,日本车企管理的制度性漏洞与认证制度滞后成为滋生欺诈操作的温床。专家认为,制度痼疾引发的欺诈丑闻恐进一步冲击日本制造形象。

  车企管理的制度性失误

  首先,日本车企对认证业务的统筹管理出现漏洞。丰田汽车公司会长(董事长)丰田章男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整个公司没有一个人掌握认证业务全貌,如果在最终的认证实验阶段发现问题,需要在短时间内推倒重来,将为企业带来巨大负担。

  日经xTECH网站编委木村岳史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丰田的情况表明企业管理懈怠,给造假行为开了绿灯。企业应该强化管控、把握认证业务全局。

  此外,日本汽车业在解决问题时倚重现场实践和经验,认证测试也往往过度依赖一线员工。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0日报导称,这为逃避计算机监控的欺诈活动提供了空间。应该尽快构建运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以高效监测与消除欺诈操作的系统,这是丰田过去改革中“被遗忘的项目”。

  日本瑞穗银行商务解决方案部主任研究员汤进认为,企业内部认证管理缺少透明度、企业长期对一线员工过度信任、缺乏机制化管理是造成认证造假持续不断的原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