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曾钰成语中评:应警惕激化社会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4-01-03 00:12:38


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 王平摄)
 
                     选举人才多 管治人才少 在香港实施普选的过程中可能更加明显

  曾钰成在接受专访时坦言,香港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行政长官普选上,但是即使2017年香港能够顺利完成行政长官普选,也并无把握真正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情况,比如行政与立法之间的关系、政党的作用等等。他指出,当前香港在两个方面上还处于比较明显的空白,一是政治人才的培养;二是科学而完整的政策研究。

  曾钰成说,“在彭定康之前的港督都是英国外交部派来的外交官。他们虽然不懂香港,但是具有政治管理才能方面的训练,指挥着十分廉洁而有效的香港公务员队伍就把香港管治得很好。也正是在港英政府实行的这样一种运行模式之下,香港本地精英基本没有获得过成为政治人才的必要训练,香港也就没有形成政治人才的积蓄。香港回归之后,开始由中央信得过的行政长官掌握大局,公务员团队负责执行。只是回归不到五年,便发现这样行不通。因为香港的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比如立法会议员从过去的委任变为选举产生。每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政治人物,都必须充分考虑选民和选票的诉求,甚至每一件事都要考虑政治后果。很多人在埋怨泛政治化,但没有办法,现实就是如此。”

  “当年起草《基本法》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香港的管治都很有效,说明当时香港的政治体制是很成功的。所以就把当时政府的架构直接抄进了《基本法》里。但当时的立法局议员都是委任,这一条就没有抄。不过这一条带来的变动是很大的,现在从委任变成了选举,随着这个转变,《基本法》里原来设计的香港政府的行政主导,现在已经没法保证了。英国人在的时候立法机关全部议程都由总督决定,所有议员也都是他委任的,当然是行政主导了。”

  “中央在《基本法》里加了一些对立法会的限制,这是在过去没有的。回归前,议员可以提出任何法律草案,但现在不行:涉及政治体制、政府运作、公共财政这三方面的都不能提了;另外凡是影响公共政策的法案都必须经过行政长官书面同意才能提,这就等于把议员的部分法案提案权都剥夺了,很多议员对此都不满意。尽管如此,议员可以否决政府的提案,行政主导便没法保证。”

  他表示,即使民建联在香港是党员最多的政党,在政治人才的培养上也是不足的。多年来,民建联培养了一批选举的人才,懂得了如何去物色、培养新的参选人。但过去的21年,却没有着力培养相关的管治人才或能进入政府任职的政治人才。“因为,我们一直觉得这不是我们的使命,”他说,同时,也因为建制派和反对派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比如反对派对于成为执政者感到希望渺茫,很容易就把自己的使命与力量集聚于对抗政府,自然也培养不出很好的管治人才。

  按照《基本法》的规定,“执政党”的概念在香港并不是很适用。在实施普选的大环境下,选举人才多但是管治人才少的状况,可能更加明显。

  曾钰成认为,香港“应该办行政管理学院、智库或政策研究机构。在一些国家,有的管治人才就是从智库里来的,选举输了就回到智库搞研究,政党上台了就去当官。但香港没有从事政策研究的人能够进政府,有的学者进了政府也难以成为主流。在外国就可以,比如基辛格本身就是学者。香港学术界研究香港本地政策的很少,因为香港很小,做的论文无法在国际性的期刊发表,对自己学术地位没有帮助,政府也没有相应扶持。”

                     政党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力将越来越大

  曾钰成认为:“政府在公共事务上应该扮演更重的角色。按照基本法,我们不是以议会的多数党来组建政府,行政长官是独立于立法会之外选出来的。执政党的概念在香港也不是很适用。将来,即便是民建联的党员当选行政长官,也不能说是民建联执政。”

  “我觉得,随着行政长官与立法机关通过普选举产生,政党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政党成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打选战,如果没有这样的选举机器辅助,要在普选胜出就比较困难。民建联成立了21年,我们可以不谦虚地说,我们有着丰富的选举经验,我跟民建联的年轻人说,你们现在的条件比我们以前好多了,当时我们白手起家,在选举上知之甚少。现在,你们代表民建联参选,你们都不需要自己伤脑筋,民建联有整套的参选支援服务。”

  他说,2017年实现普选及其以后,如果候选人要寻求政党支持,各政党就会看谁更能满足各政党的要求,更有益于各政党的发展与壮大。如此发展下去,候选人可能就会研究思考,如何与各政党来进行讨价还价。所以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候选人同一个、或多个政党团体建立一种契约的关系。“我们民建联当然也会向行政长官推荐民建联背景的候选人,让他向北京推举,担任重要的岗位。”他强调,这样发展下去,香港各政党对于特区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后方支援记者:杨天 孙仪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